湘南邊陲,四月的春光在羅霄山脈綻放,在G76廈蓉高速郴州段文明特大橋放目眺望,古老的沙洲村已無當年模樣。今日,帶你走進G76廈蓉高速郴州段,感受一條高速公路為沙洲村帶來的巨變。
資料圖。
????G76廈蓉高速湖南段全長308.47公里,分汝郴、郴寧、寧道3段修建。自江西從郴州汝城入境,經郴州、永州2市,在永州道縣入廣西。這條高速不僅成為承接珠三角產業(yè)轉移、接受粵港澳經濟輻射的重要基地,還將成為東南沿海與西南重鎮(zhèn)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交匯的中心樞紐。
資料圖。
昔日紅軍路,今日小康道
????“現(xiàn)在高速直達,真的很方便,從郴州市到沙洲村只需40分鐘,從文明收費站下高速3分鐘就到。”在“半條被子的溫暖”專題陳列館前,沙洲村村支書、主任朱向群自豪地說。
????朱向群介紹,曾經沙洲村的交通并不理想,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是人們出行的常態(tài)。沙洲村山嶺陡峭,四面環(huán)山,因為交通閉塞,山多地少,村里142戶村民中,有30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。
????而隨著交通腸梗阻的打通,宛如玉龍的G76廈蓉高速郴州段成為沙洲村擺脫貧困走向致富的關鍵。G76廈蓉高速郴州段的通車,輻射周邊區(qū)域,有效連接了汝城、桂東境內的諸多歷史遺跡和人文景點,其帶來便捷交通的同時,也成為汝城縣的一條旅游新動脈。
????每天,數(shù)以萬計的游客乘坐巴士或自駕,沿著G76廈蓉高速郴州段打卡沙洲村紅色旅游景區(qū)。昔日紅軍路,今日小康道,沙洲村正從一個偏遠落后的小山村到響徹全國的“紅色”村,在強村富民的路上,跑出了鄉(xiāng)村振興加速度。
????數(shù)據顯示,2020年國慶節(jié)期間,沙洲村接待旅客超75000人。2021年沙洲村紅色旅游進一步火爆,僅一季度接待游客達54萬人次,接待紅色教育培訓團隊900個。
村民吃上了“旅游飯”、發(fā)起了“旅游財”
????對于面積僅0.92平方公里、500多人的沙洲村而言,旅游熱就是發(fā)展機遇。沙洲村借著旅游的東風,建設了民宿、農家樂、土菜館、游樂場等32家,在民俗廣場周邊常年擺設農貨攤點80個,開辟了近千米長的“農特產一條街”,農特產成為村民致富的“搖錢樹”。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“旅游飯”、發(fā)起“旅游財”,日子越過越紅火。
????徐解秀老人的孫子朱小紅就是當?shù)丶t色旅游發(fā)展的受益者,開起了沙洲村第一家土菜館。除了餐館和農家樂經營收入,還有景區(qū)工作工資收入、特色農業(yè)種植收入,現(xiàn)在每月收入一萬元左右,曾經的貧困戶,已是村富戶。
水果、蔬菜走出村門,“小康新村”產業(yè)活
????路通產業(yè)活,G76廈蓉高速郴州段為沙洲村輸入全國各地游客的同時,也為沙洲村的水果、蔬菜走出村門創(chuàng)造了條件。物聯(lián)網、電子商務、直播平臺,每到水果上市季節(jié),全國客商、各類電商平臺蜂擁而至,村里村外不斷有外地客戶前來尋找果源,甚至這些果源還出現(xiàn)“手快有手慢無”的現(xiàn)象,游紅色沙洲、品文明水果,成為游客體驗的新風尚。
????以前村民要走4個小時山路才能把水果運到縣城去賣,現(xiàn)在借助互聯(lián)網平臺坐在堂屋,對著電腦鼠標輕輕一點,早上還在樹上的果子,晚上就能直達客戶手中,村農的水果生意越做越愜意。
????“從未像現(xiàn)在這般甜,我只管種,客戶網上下單,水果一點一按就賣出去了,真的想不到水果也能賣出‘新天地’。”沙洲村村民朱有英一邊扳著手指算賬一邊說。
????如今,沙洲村依托紅色文化、綠色生態(tài)、古色鄉(xiāng)風三色資源,大力發(fā)展農旅經濟,引導種植特優(yōu)果蔬超1000畝,通過擺攤子、開店子、種果子,超350名村民實現(xiàn)家門口就業(yè),村民的生活迎來巨變。2018年,沙洲村實現(xiàn)整村脫貧,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000元,比2014年增加了10644元,村集體收入達50萬元。
沙洲巨變,滁水長流
得益于G76廈蓉高速郴州段
大山不再是阻隔
紅色沙洲通過發(fā)展紅色旅游和特色產業(yè)
在鄉(xiāng)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越走越火